農業的未來,在于農業科技的不斷進步。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逐年提高,科技興農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注入了強勁動能,成為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、開創農業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重要抓手。農業生產越來越有“科技范兒”,特別是“互聯網+農業”發展態勢良好。
“互聯網+農業”是集數字化感知、智能化決策、精準化作業、智慧化管理為一體的智慧農業。與過去農業生產中存在嚴重的資源浪費相比,智慧農業改變過去單一的作業模式,針對不同環境進行定制化的精準作業,從而減少資源浪費,提高生產效率。
借助互聯網與物聯網技術,智慧農業構建了集環境監控、精準調節為一體的農業四情監測站,可對不同的農業生產環境及對象進行監測監管,通過傳感器監測環境的物理參數,對土壤、蟲情、氣象等生產環境狀況進行實時動態監控。
這些新技術的應用大大改善農產品品質,使其符合市場需求,可以實現供給與需求的有效對接,促進農業生產精細化、高效化、現代化發展。
農業四情監測站(墑情、蟲情、氣候、苗情)由終端設備(管式土壤墑情監測儀、蟲情測報儀、氣象站、視頻監控)、農業四情測報平臺組成。
該系統可對農業大田的土壤墑情狀況(土壤溫度、土壤水分、土壤PH值等)、病蟲狀況(病蟲種類、病蟲數量等)、氣候狀況(空氣溫度、濕度、雨量、光照度、二氧化碳、風速風向等環境參數)進行系統監測和管理,通過GPRS/4G或網口將數據上傳至測報平臺,管理人員可遠程實時查看各環境參數數據及趨勢,節省人力,并根據數據反饋作出相應調整,以保證農作物良好的生長態勢,助力農業生產。
隨著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物聯網等在農業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多,科技的進步,為農業發展按下“快進鍵”。 農業四情監測系統可以幫助農民有效改善農業生態環境、提高農業生產水平。并在保障農業生態環境友好的前提下,努力提高農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。